徐卫教授:新药时代,打破BTK抑制剂耐药困境,开启CLL治疗新格局!
编者按
2023年5月19-21日,“2023年金陵淋巴肿瘤论坛”在南京盛大召开。本届会议主要采取线下交流的方式,汇集国内外淋巴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授课,并通过病例讨论等其他多种形式,就国际淋巴肿瘤基础及临床领域最新成果和进展进行交流。
会后,梅斯医学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徐卫教授,就“新药时代CLL耐药机制及对策”进行相关专题访谈。
Q1:徐教授您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国内现阶段治疗现状如何?
徐卫教授:国内随着BTK抑制剂的上市,尤其是2017年第一款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上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整体治疗策略发生明显的改变,显著提升了慢淋患者的生存率。BTK抑制剂的治疗是一个持续、无限期治疗的治疗策略,由于药物刚上市时尚未纳入医保,患者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大。
不过,随着BTK抑制剂适应症从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扩展到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及医保的纳入,惠及更多患者。很多地区医保报销比例甚至超过90%,患者经济压力大大降低。
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提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模式和策略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内慢淋患者开始接受以BTK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而且,从国外的相关数据来看,患者的生存期是明显延长的。因此,目前慢淋的一些治疗现状也都是得益于新药的获批以及医保的纳入。
Q2:靶向治疗时代,BTK抑制剂作为划时代药物,改变了CLL的治疗格局,但在BTK抑制剂长期使用过程中,耐药不可避免,那么一代共价BTK抑制剂的主要耐药机制包括哪些?目前应对一代耐药的策略有何最新进展?
徐卫教授:靶向治疗时代,虽然BTK抑制剂作为划时代的药物,改变了慢淋的治疗格局,但是在BTK抑制剂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耐药不可避免。
目前已经有多款BTK抑制剂获批上市,包括一代的伊布替尼,二代的泽布替尼、奥布替尼以及阿可替尼。其中,伊布替尼属于一代共价BTK抑制剂,后三者均属于新一代高选择性的BTK抑制剂,作用机制都一样。新一代高选择性抑制剂主要通过与BTK活性位点的半胱氨酸残基Cys481形成共价键产生酶抑制作用,对激酶选择性更高且脱靶效应更低。
但是共价结合易产生BTK突变耐药,因此两代BTK抑制剂在耐药机制上是相同的。主要以BTK的481位半胱氨酸发生突变最为常见,当c481暴露后逐渐发生克隆演变突变,使得BTK抑制剂的共价、不可逆结合,变成一个可逆的结合,降低了亲和性,临床用药时我们给予的剂量会很大,IC 50大大提高,降低疗效,从而产生耐药。
对于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除了C481突变以外,还包括L528W、T474I等新的耐药突变,但这些属于非共价BTK抑制剂可能引起的耐药突变。除次之外,下游的PLCγ2突变也是BTK抑制剂耐药的常见机制。
针对共价结合BTK抑制剂耐药主要的开发策略,目前序贯治疗疗效不错。对于BTK抑制剂耐药的患者,后线治疗可以从BCR-ABL2抑制剂获益,是解决耐药问题的一个潜在途径。如果效果不佳,后续还可选择PI3 k抑制剂以及CAR-T细胞疗法等。
Q3:CLL的治疗目标是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在CLL的全程管理中,对于BTK抑制剂出现的不良事件等,您有哪些建议?
徐卫教授:慢淋的治疗目标在化疗时代是改善症状包括脾大、血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高等。在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后,慢淋的治疗目标是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治愈。
未来完成这些目标,我们目前也在做一些逐步的探索。第一款BTK抑制剂伊布替尼上市后,从PCYC-1102/03研究等相关数据也可以看出,对于年龄≥65岁患者8年总生存(OS)率估计为78%,年龄匹配的一般人群的OS率为77%,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换句话讲,慢淋病不影响最终的生存期。但是BTK抑制剂的治疗是一个持续、长期的模式,一般是在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或是疾病进展才停药。
如何去管理长期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第一代BTK抑制剂,由于选择性不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新一代的BTK抑制剂的应用如泽布替尼、奥布替尼以及阿可替尼等,激酶选择性更高,除了对BTK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位点激酶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脱靶效应及相关的不良副反应发生率会更低。
临床工作中,对于年龄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尽量选择新一代的BTK抑制剂,降低一代BTK抑制剂不良事件的发生。
专家简介
徐卫 教授
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委,淋巴瘤学组组长
中国初保会血液淋巴瘤专委会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副主委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委
江苏省医师协会血液病医师分会副会长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淋巴瘤专委会主委
江苏省抗淋巴瘤联盟主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南京市血液学会副主委
编辑 | Joy